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福建邵武:用好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

山浪绿涛,层层叠叠。一片片绿色的山林是邵武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其独特的生态优势。近年来,邵武市坚持生态优先,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邵武市用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聚力新材料 打造新支柱 

新材料产业被业内誉为“黄金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高税性的特点,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  

邵武是福建省较早踏足新材料产业的县域,早在2006年,就以‘园区化、专业化、生态化’的高标准,规划建设金塘工业园区。2017年,邵武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招商、配套服务等各项工作。“筑巢引凤,吸引龙头落地”,邵武市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很快,便吸引了一批国内龙头慕名而来,深圳新宙邦、浙江永和、上海三爱富等巨头的落地,填补了产业链的空白,也打通了邵武新材料产业链中的“任督二脉”。 

邵武市金塘工业园。邵武市融媒体中心供 

近年来,邵武市依托优势资源 ,发展新材料重点项目,推动新材料产业实现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有重点新材料企业24家,其中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是落户金塘工业园区的省重点项目之一,据悉该项目的二期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可研、立项、安评等前期手续,预计2023年9月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税收2.25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600个。这将为邵武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关于新材料产业未来的发展,邵武有着清晰的方向和愿景,即:进一步完善提升新材料产业链,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下游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项目。力争在2025年将产值提升到500亿元,并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材料产业高地。 

二.林产工业 制胜底牌 

近年来,邵武市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建设,将丰富的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建设绿色工业强市的制胜底牌。目前现有林产工业企业364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0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初步形成了竹木种植、板材加工、竹木家具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持续向生产高附加值等终端产品延伸。 2021年,邵武全市林产工业产值高达133.3亿元。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政府部门持续深化竹木产业转型升级、多举措落实发展政策、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政府部门持续深化竹木产业转型升级、多举措落实发展政策、不折不扣实施“1123发展战略”所结出的丰硕果实。据了解,为有效推进竹产业发展,邵武市提出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加快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竹加工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助推企业发展和再升级。同时政府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引导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杜氏家居集团厂房内工人正在处理板材。赵薇 摄  

位于邵武经济开发区的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首批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该公司产值达5亿元,税收高达3000多万元。今年该公司引入的高端智能家具生产项目将促进上下游相关规模以上型企业入住,进一步促进形成林产工业的完整产业链。同时项目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将带动邵武本土企业踏上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管理之路。 

“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建设;构建“两山”智慧平台;投资19.45亿元引导市重点骨干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过去与未来,邵武市都将持续致力于林产工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将林产工业这张“绿色底牌”用好打好。 

三.绿色食品产业正茁壮成长 

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富民的希望在于林,“靠山吃山”在邵武有了新方式。近年来,邵武市坚持绿色兴农,不断挖掘林地发展潜力,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特色化、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快速发展。 

激活绿色产业增收渠道,打响绿色食品招牌。2021年,邵武发挥润身药业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将拿口绿色农业(食品)产业园、邵武国家中药材(多花黄精)良种繁育基地等七家企业,以南平市“八有”标准进行建设,打造成为了具有邵武特色的科特派示范基地。 

上图为绿色食品园区内的特色面食 下图为和平豆腐。赵薇 摄 

从曾经的“小作坊”蝶变升级为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产品、中草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如今和平古镇被确立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省级特色商务小镇。从这里生产出的“和平即食豆腐”“九蒸九制黄精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成为了抢手货。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和平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邵武将持续引入多个食品加工项目,其中黄精面、黄精茶、和平游浆豆腐即食品产业化建设项目已投入生产。(汤桂妹 赵薇)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吉林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日,一列载有纸杯、鞋帽等物品的中欧班列从湖北武汉的吴家山车站发出,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驶往波兰。因“水”而兴、得“中”独厚的武汉一直都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回溯历史,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武汉就依靠通商开埠成为了我国土生土长的“商业重镇”,老百[全文]
    2024-11-22 02:04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海阳市凤城街道立足街道实际,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统战力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共富凤城”乡村振兴项目,全力谱写城乡融合新篇章。一、统战智慧汇聚英才,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文]
    2024-11-19 02:01
  •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盐城市大丰区税务局推进税收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高纳税信用的含金量,让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金名[全文]
    2024-10-25 02:00
  • 近日,由中建一局承建的湖州潞村村落风貌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潞村实现老城更新,成为“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作。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全文]
    2024-08-22 02:00
  • 为确保优抚政策精准高效落实,近期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财政局优化工作机制,细化具体措施,全力保障各类优抚和生活补助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位。优化财政支出,确保资金充足。该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力兜住“三保”底线。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等使用优抚[全文]
    2024-07-30 02:00
  •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扎实推动文化载体、乡风文明、文化产业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惠安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径,切实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泉州市文化惠民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下乡”示范活动(惠安专场)丰富乡村文化载体,开创乡村文化新[全文]
    2024-07-24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吉林新闻网 jl.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