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报道的陈帅、赵莹
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5月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的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关于表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决定,公安部关于表彰全国公安系统优秀单位、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的命令,并向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全国公安系统982个先进单位、148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其中,辽宁公安30个集体、54名个人荣获全国表彰。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沈阳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大队教导员赵莹、锦州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支队长陈帅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赵莹
曾执行封闭勤务80多天
错过儿子成长重要时刻
1977年出生的赵莹现任沈阳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大队教导员,主管女子监区在押人员的直接管理工作。从警22年来,赵莹同志一直扎根监管第一线,从看守员、管教员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在组织的培养下一点点成长起来,逐渐成为监管系统的一个尖兵。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女管教,当新冠疫情袭来之时,赵莹就做出了一个“狠心”的选择,疫情期间赵莹选择在工作岗位坚守,执行封闭勤务80多天,却因此错过了儿子成长的重要时刻;错过了接送爸爸去医院换药;错过了见公公去世前的最后一面。
因为怕控制不住情绪,封闭期间赵莹从不与儿子视频聊天,最多只能抽时间打个电话。儿子电话里问:“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这时赵莹只能“狠心”回答:“你就当自己是个留守儿童吧。”
此次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赵莹并未前往北京参加表彰大会,而是由于工作需要依然坚守在监所内的工作岗位上。
陈帅
曾转运新冠患者12人
护送3批援鄂医疗队
陈帅,现任锦州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支队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全国公安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最美警察”荣誉称号。
从警多年,陈帅深入毒窝当卧底、徒手与持刀歹徒搏斗;他事迹多、荣誉多、身上的伤更多。
2020年初,陈帅率领队员先后顺利地完成了葫芦岛和朝阳4批次共计12名新冠病毒感染者转运至辽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锦州中心工作;集中救治锦州中心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工作38天;沈阳机场、大连机场、锦州湾机场及锦州火车站、客运站开展长达2个月共计385名入境返锦人员的转运工作;援鄂医疗队163名医护人员安全返锦3批次转运护送工作。
“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最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刚刚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的陈帅说,“人民群众满意,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未来,我将用全部热情、心血与汗水,诠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忠诚与担当。”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
陈帅公安辽宁省公安部锦州市